中新网安徽新闻10月15日电 (尤靖文 凌义乐 陈秋瑾)国庆中秋长假落幕,节日期间,安徽省固镇县以“楚风汉韵相‘菊’垓下”菊花文旅季与谷阳供销大集为双引擎,巧妙串联楚汉历史遗存、非遗民俗展演与皖北市井烟火,交出了一份“历史可感、烟火可亲、体验可忆”的文旅融合发展答卷。
据固镇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统计,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全县接待游客7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4亿元。
夯土城墙下感受楚汉风华
“通过沙盘演示,孩子直观理解了垓下之战的历史场景,这种沉浸式体验比课本讲解更生动。”10月2日,在固镇县垓下遗址博物馆,来自江苏徐州的游客李建国带着儿子参观后,对景区的文化呈现方式赞不绝口。
活动当天,垓下遗址博物馆试运行,该博物馆以垓下史前夯土城墙为灵感,外立面还原夯土肌理,采用围合式布局,呼应古城、古国理念,唤醒历史记忆。
为满足市民游客“不想宅家又避拥堵”的假期需求,固镇县垓下遗址景区以“活化历史、创新体验”为核心,将中华传统礼仪、饮食文化融入景区体验,让不同年龄段游客在沉浸式互动中感受文化魅力,解锁假期休闲新方式。
中秋节当天,该景区推出“中华传统礼仪课堂”活动,特邀传统文化讲师现场授课,围绕中华传统礼仪的文化内涵展开讲解。
供销大集燃动全城
“固镇的红薯粉条、宿州的符离集烧鸡、宁波的海鲜,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各地特产,这样的市集太方便了。”在谷阳城遗址景区举办的谷阳供销大集上,市民张女士提着刚采购的物品,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此次供销大集设置150个摊位,涵盖皖北六市特色农产品、非遗文创产品、手作饰品、特色美食等多个品类,既为本地农户、商户提供了销售平台,也为游客和市民带来了丰富的消费选择。
“买了两罐蜂蜜和红薯粉条,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在这里买东西靠谱。”来自蚌埠市区的游客李敏笑着说:“想给家人发个现场视频,结果镜头里全是人,这热闹劲儿,比过年还红火。”
“大集不仅是买卖东西的地方,更是感受地方风情的窗口。”大集摊主王师傅从事农产品销售多年,他表示,通过大集平台,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更让更多人了解到南北特产的差异与特色。
除了便民消费,谷阳城遗址景区还精心策划了系列文化演艺活动。景区新增的“空中+地面”双视角体验项目,让游客乘坐飞行器俯瞰景区全景,古今交融的美景成为假期热门打卡点。
“大集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为商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固镇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总结此次活动经验,推动供销大集常态化、品牌化发展,让更多群众共享文旅发展成果。
“汉兴之地”的文旅融合进阶路
“从垓下遗址景区的文化体验,到谷阳大集的市井烟火,再到固镇县博物馆的厚重历史,固镇的文旅产品越来越丰富,一次假期根本玩不够。”在县博物馆,来自合肥的游客刘颖告诉记者,这次国庆假期特意延长行程,就是为了深度体验固镇的多元文旅项目。
眼下,固镇县以垓下遗址为基础,串联起县博物馆、垓下遗址展示馆、津浦铁路固镇遗址公园、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讲好文物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大力开展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研学旅行,为固镇文化旅游增加新看点,历史文化旅游成为游客聚焦点。
“目前,固镇县正在按照全域旅游规划,以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垓下景区提质升级,力争把固镇打造成为皖北地区的旅游集散地和国内外知名的汉文化旅游目的地。”固镇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旅游提质,文化遗产变成了“财产”。(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